iT邦幫忙

2019 iT 邦幫忙鐵人賽

DAY 28
3
Software Development

30 天深入淺出 Rust系列 第 28

WebAssembly: 用 Rust 寫出高效能的網頁程式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什麼是 WebAssembly

WebAssembly 是個實驗性的 Web 標準,其是由其它程式語言如 C/C++ ,目前 Go 也支援了,當然還有我們的 Rust ,由這些語言來編譯成位元組碼 (bytecode) 來執行,並提供比 js 還要來的更快的,接近原生程式的效能。

Rust 與 WebAssembly

Rust 原生支援編譯成 WebAssembly,你只需要底下這行指令就能安裝這項功能:

$ rustup target add wasm32-unknown-unknown

接著我們來安裝 wasm-bindgen 這個工具:

$ cargo install wasm-bindgen-cli

這個工具是之後來幫我們最佳化編譯出來的 wasm 檔與產生對應的 js 包裝用的。

這次的專案在: https://github.com/DanSnow/rust-intro/tree/master/wasm-demo

我們可以來開個小專案測試一下了:

$ cargo init --lib wasm-demo
$ cd wasm-demo
$ cargo add wasm-bindgen web-sys
  • wasm-bindgen: 自動產生 JS 與 Rust 的綁定
  • js-sys: js 的基本型態等等,這邊並沒有用到
  • web-sys: 網頁的 API 綁定

然後我們需要編輯一下 Cargo.toml ,首先加上這段:

[lib]
crate-type = ["cdylib"]

然後編輯 web-sys 的相依性:

web-sys = { version = "0.3.2", features = ["Window", "Document", "Node", "HtmlElement", "Element"] }

這個有點長啊,我建議你改寫成這個型式:

[dependencies.web-sys]
version = "0.3.2"
features = ["Window", "Document", "Node", "HtmlElement", "Element"]

web-sys 為了避免編譯不需要的功能,所以用了一大堆的 feature ,使用的時候最好看一下 文件 確定一下自己要的功能要開啟哪個 feature

之後還要加上一個設定檔在 .cargo/config 內容是:

[build]
target = "wasm32-unknown-unknown"

這讓 cargo 預設把這個專案編譯成 WebAssembly 。

接著我們會需要 webpack 來幫我們打包 wasm 與 js 的 code ,所以這邊就假設你已經有 Node.js 的環境了,如果沒有的話要去安裝。

$ npm init --yes
$ npm install --dev webpack webpack-cli webpack-dev-server html-webpack-plugin shelljs

或是像我一樣使用 yarn 也行:

$ yarn init --yes
$ yarn add -D webpack webpack-cli webpack-dev-server html-webpack-plugin shelljs

我們先開始寫程式碼吧,修改 src/lib.rs 如下:

extern crate wasm_bindgen;
extern crate web_sys;

use wasm_bindgen::prelude::*;

#[wasm_bindgen]
pub fn main() -> Result<(), JsValue> {
  // 取得 window 物件
  let window = web_sys::window().unwrap();
  // 取得 document 物件,以下類推
  let document = window.document().unwrap();
  let body = document.body().unwrap();
  // 建立 HTML 元素
  let el = document.create_element("p")?;
  // 設定裡面的字
  el.set_inner_html("Hello from Rust");
  // 這邊必須要使用 AsRef::<web_sys::Node>::as_ref(&body) 這種寫法
  // 因為這邊還沒辦法很好的做型態的轉換
  // 轉成 Node 型態才有 append_child 能用
  // 而 el.as_ref() 也是在做型態轉換,只是這邊就能自動推導
  AsRef::<web_sys::Node>::as_ref(&body).append_child(el.as_ref())?;
  Ok(())
}

然後再寫個 index.js

// wasm 的模組不允許同步的載入,所以要用 import()
const wasm = import('./wasm_demo')

wasm
  .then(m => {
    // 執行上面的 main
    m.main()
  })
  .catch(console.error)

然後接下來就是需要編譯與打包了,編譯的指令如下:

$ cargo build --release
$ wasm-bindgen target/wasm32-unknown-unknown/release/wasm_demo.wasm --out-dir .

在 build 完後你會發現檔案是被放在 wasm32-unknown-unknown/release 下,這是因為我們設定編譯成 wasm ,而因為這並不是預設的就被放到別的資料夾了。

接著的 wasm-bindgen 指令幫我們最佳化 wasm 檔案並產生一份 js 檔,輸出到現在的資料夾下。

我也把這個步驟寫成了 build.js ,你可以使用 node build.js 執行。

之後就是要打包了,請你直接把 webpack.config.js 複製過去,然後執行:

$ npm run webpack-dev-server

或用 yarn

$ yarn webpack-dev-server

這會開啟開發用的伺服器,你可以打開瀏覽器連上 http://localhost:8080 應該會看到 Hello from Rust

Port message-board 到 WebAssembly

這個專案在: https://github.com/DanSnow/rust-intro/tree/master/message-board-wasm

再來個比較複雜點的專案,這次挑戰把之前的留言板的 js 部份全部用 Rust 改寫,先開個新專案:

$ cargo init --lib message-board-wasm
$ cd message-board-wasm
$ cargo add wasm-bindgen web-sys js-sys

一些細部的設定與重覆的部份我就省略了,底下我也只挑重點節錄,有興趣自己開專案來看:

// ...
fn render_posts(posts: Posts) -> Result<JsValue, JsValue> {
    let window = web_sys::window().unwrap();
    let document = window.document().unwrap();
    let fragment = document.create_document_fragment();
    let frag_node = AsRef::<web_sys::Node>::as_ref(&fragment);
    for post in posts.posts.iter().rev() {
        let card = document.create_element("div").unwrap();
        card.set_class_name("card");
        card.set_inner_html(&format!(
            r#"<div class="card-content">
            <p class="title is-5">{}</p>
            <p class="subtitle is-5">{}</p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content">
              {}
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</div>"#,
            post.title, post.author, post.body
        ));
        frag_node.append_child(card.as_ref())?;
    }
    let container = document.query_selector(".posts")?.unwrap();
    container.set_inner_html("");
    AsRef::<web_sys::Node>::as_ref(&container).append_child(fragment.as_ref())?;
    Ok(JsValue::UNDEFINED)
}

fn fetch_posts(window: &web_sys::Window) {
  // JsFuture 會把 Promise 轉成 Future
  // future_to_promise 則是做相反的事
  future_to_promise(
    JsFuture::from(window.fetch_with_str("/api/posts"))
      .and_then(|res: JsValue| res.dyn_into::<web_sys::Response>().unwrap().json())
      // 這邊要再轉換 json 所回傳的 Promise
      .and_then(|json: js_sys::Promise| JsFuture::from(json))
      // parse json 後顯示
      .and_then(|json| render_posts(json.into_serde::<Posts>().unwrap())),
  );
}

fn handle_submit(event: web_sys::Event) {
  // 前面都在取表單的值
  // ...
  let data = JsValue::from_serde(&Post {
    author,
    title,
    body,
  })
  .unwrap();
  web_sys::console::log_1(&data);
  let req = web_sys::Request::new_with_str_and_init(
    "/api/posts/create",
    web_sys::RequestInit::new()
      // 或許這邊用 serde_json 會比較好點
      .body(Some(js_sys::JSON::stringify(&data).unwrap().as_ref()))
      .method("POST"),
  )
  .unwrap();
  req.headers()
    .set("Content-Type", "application/json")
    .unwrap();
  let window = web_sys::window().unwrap();
  let cb = Closure::wrap(Box::new(|_| {
    let window = web_sys::window().unwrap();
    fetch_posts(&window);
  }) as Box<FnMut(_)>);
  window.fetch_with_request(&req).then(&cb);
  // 同下
  cb.forget();
}

#[wasm_bindgen]
pub fn main() -> Result<(), JsValue> {
  // 這個會讓 debug 方便點,它讓 panic 時印出 stack trace
  console_error_panic_hook::set_once();
  let window = web_sys::window().unwrap();
  let document = window.document().unwrap();
  let create_post = document.query_selector("#create-post")?.unwrap();
  // 這是 console.log
  web_sys::console::log_1(create_post.as_ref());

  // 這邊一定要做轉型, Closure::wrap 要的是一個內部的型態
  let handler = Closure::wrap(Box::new(handle_submit) as Box<Fn(_)>);
  AsRef::<web_sys::EventTarget>::as_ref(&create_post)
    // 這邊要做兩次轉型,一次 as_ref 一次 unchecked_ref 才能拿到 js_sys::Function
    .add_event_listener_with_callback("submit", handler.as_ref().unchecked_ref())?;
  // 一定要呼叫 Closure 的 forget ,或是把它回傳,不然 Rust 這邊會把它釋放掉
  handler.forget();
  fetch_posts(&window);
  Ok(())
}

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前端是 Rust 後端還是 Rust 的網站了,可惜的是我還沒找到方法讓之前做的後端能夠送出正確的 mime 的方法,而 Chrome 會因為 mime 不對而拒絕執行 wasm ,所以我是用 http-server 當伺服器的部份, API 的部份則用 Proxy 轉發給原本的後端處理。

Raw String

上面使用到了一個語法:

r#"有 "" 也沒問題"#

這是 Rust 裡的 raw string ,它的語法是 r 後跟著 1 個以上的 # 再接 " ,之後若不是碰到 " 後接著同樣數量的 # 都不會當做結束,這中間出現 " 也沒問題,所以底下的也是可以的:

r##" 這次出現 #""# 也行"##

使用者可以根據情況調整 # 的數量。

後記

事實上像留言板的程式改寫成 WebAssembly 不一定會比較快,我個人是覺得 WebAssembly 目前應該著重於運算量大的,或是像 js 所不擅長處理的 64 位元整數,目前的 WebAssembly 其實很多東西都沒辦法直接操作,這中間靠了很多 webpack 與 wasm-bindgen 的處理把 js 與 wasm 整合起來,不然正常情況下 wasm 這邊是沒辦法直接處理 dom 的,這次算一個挑戰,除錯到很崩潰,差點要放棄,我一開始並沒有用 console error 的那個 crate ,結果沒想到真的遇到了 panic ,後來查了才發現,我把型態記錯了,我把 HtmlTextAreaElement 轉型成 HtmlInputElement,不過還是順利的把這篇文章生出來了。

下一篇來做個小遊戲。


上一篇
非同步 IO : Futures 與 Tokio
下一篇
用 Rust + GTK 做個井字棋
系列文
30 天深入淺出 Rust33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1 則留言

0
chaoyuan
iT邦新手 5 級 ‧ 2021-05-13 00:38:54

不錯的教學

DanSnow iT邦好手 1 級 ‧ 2021-05-13 00:40:05 檢舉

謝謝

我要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